傅新民 官方网站

http://fuxinmin.zxart.cn/

傅新民

傅新民

粉丝:1376964

作品总数:31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傅新民,号新萌,1949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就职于厦门。系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塑学会会长。从事艺术创作50多年。近20多年来的当代艺术创作,集中于对生命,对自...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视觉上的“大片级”,精神上的“大师级”——艺术家傅新民的艺术精神

    傅新民出生在江西南昌,他的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家,他很小就开始练习书法和画画。然而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没能进入美术院校深造,只能投笔从戎。艰苦从军生涯并没有磨灭他投身艺术的心。他最早由传统艺术起步,在传统水墨、根雕中浸染了多年,创作了大量根艺作品。2000年,他被民政部根艺美术学术评定委员会授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称号。那时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他没有坐享其成,反而产生了更强烈的使命感与动力。艺术家内心对当下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也越来越让他觉得自己必须从传统艺术的模式中走出来,寻求一种能与现实对话,能感染到更多大众的新艺术形式。单单一种材料已无法承载他的艺术思想,他从心底认识到自己必须变革。从政几十年,艰苦严格又丰富多彩的生活赋予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满腔热情和对世事深刻的体悟,也让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念,他认为“当代艺术不是造物而是造情,不是表现小我,而是表现大我。当代艺术技法不是主要的,而是要将思想理念融入到作品中,借助一种形态表现一种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去表现一种形态。”非班科出身让他少了思维上的限制,胸怀眼界决定了行动,这种精神上追求大气的特质让他自然而然将大体量赋予自己的作品,以势如破竹之姿介入公共空间,让艺术感染到了更多民众,进入了主流视野。譬如他的雕塑《凝固的风景NO.3》,一大片火红的银杏木仿佛旗幡般横在钢铁枝头,如策展人邱志杰所说,遥望去仿佛是“个人的乌托邦”,它是一个“平行世界”,与现实世界遥相呼应。这些银杏木是傅新民收藏多年,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宝贝。在他手中它们得以重新复活了。木头上流淌着岁月之痕,树龄起码几百年的它们即使历经沧桑,也依然喷发着生命热情,不屈斗争。《凝固的风景NO.12》高6米、宽8米、长12米,由百余块古树枯木筑造而成,望之如层岩叠峰般苍莽浩渺。再譬如《感悟NO.3》,无数红色粗麻布包裹着的外衣下,有生命在涌动吗?虽然外形像是木乃伊,但它们必定有过或曾经有过生命。艺术家曾从树干上扒下过蛹,感受过蛹这个小生命的蠕动。它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破茧而出吗?这种生命的休整轮回让他震颤,于是效仿女娲做了无数红红的蛹人,它们观照着自身,也观照着周遭的世界。再比如《裂变No.3》好似平地惊雷,曲折缠绕的巨型实体虽静止不动却暗涌丛生、动感十足,虽由现代钢铁材质构成,却带着强烈的原始不安气息,内部似乎在不停歇地进行着自我蜕变,等待着厚积薄发的一天,仿佛下一秒的动静就会造成天崩地裂的效果。还有《穿行NO.22》,长20米、高3.5米、宽3.5米,100个枕木穿插、组合成了一个木障,这种最为原始、简单又粗犷的方法简洁有力得凸显出了因果关系。而《穿行No.20(扩张)》则创作于海湾战争爆发时。因为无限扩张,它已浑身是芒刺。除了自身,所有的一切都是它打击的目标。“若伤害了世界,必然也要伤害到自己。”的隐喻暗藏其中。在傅新民的抽象雕塑作品中,树根和钢铁作为中国最为常见的构成元素,各自代表了自然的力与人类的力。在他手中,树根早已不再局限于文人墨客闲时的把玩,它们作为承载了大自然千年风雨,历经沧桑的生命,以原始而朴素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而钢铁则象征着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傅新民对二者进行了有机的再造、结合,让自然力和人力发生紧密联系,当两种分别具有极强存在力,象征性的质料似卫星相碰撞般对接再结合,以庞大的体积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这二者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冲击,才是真正让人们视觉上为之震惊,精神上又为之警醒的因素。树根厚重而深沉,钢铁强势又坚硬,二者碰撞产生的感染力又因为双方特性的鲜明真实被有效放大了,在这昂扬澎湃的生命乐章中,二者相互抗击,缺一不可。不仅仅是以上两种材料,傅新民在材料的选择上不设限,无论是朽木树瘤、废铜烂铁,在他经由智慧与灵感的再创造过程中已交织、糅合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实在体。几十年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让他充分了解了各种材料的质感、表现力,能够把握材料的自然属性,因此他对材料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没有一丝僵滞。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是坚实原点,相斥的异质材料以多维度的抽象体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了广阔的延伸与想象空间。

    他的作品大多指向的是人与自然,与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艺术家对人类膨胀的物欲与人对自然大肆掠夺导致天人关系持续恶化的现实的忧虑是作品的总基调,而其中暗含的意味是多层次又复杂的,艺术家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是矛盾,他一方面不无担忧得批判人对自然的破坏,另一方面又满怀希望,悲天悯人,相信冥冥宇宙之大,变幻无穷,二者之间的冲撞最终可得以和解。就这样,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傅新民的手中被解构,当代的意识被他注入于传统形式的再造中,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被创立出来。而这种当代意识所表达的艺术对当代人生存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又不是单纯的反叛与批判。这和傅新民的个人生活经历不无关联。作为共和国的同岁人,他亲历、参与了中国社会五六十年来不曾停歇的风雨历程,对众多历史事件、身处其中的人有着最为直观、紧密的接触,深刻介入并体验了复杂的现实。因此,他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就不可能是黑白分明、正反两面的,必然是多维度的。他的思考模式已较为成熟,习惯于将世事、人事,看作相互矛盾而又紧密关联的复杂体。因此,较之年轻气盛的反叛态度,傅新民的态度更多是忧虑与批判,同时又希冀着美好的和解,在艺术创作中表达着他们这一代人对当下的反思与美丽愿景。

    他的作品在艺术形态上凸显了鲜明的先锋性,但精神上是中国的。这同时体现在他的现代水墨画上与现代抽象雕塑上。傅新民说:“传统水墨画通过描绘和再现客体具象特征来达到‘写心’目的,这种‘一统天下’的越来越媚俗的审美定式,我是不赞赏。于是,我从现代雕塑语言寻找创作元素,尝试用大写意的泼墨重彩,大块拖扫的笔触,去表现现代人越来越困惑、越来越矛盾的心灵世界。”傅新民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它们的根本都在于表达“画家内心对宇宙生命世界的真切感受和体验。而这种感受和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全身心的、看不见、摸不着、言不清的发自于心灵深处的东西。”于是,在表现手法上,他抛弃了对客体表象的依赖,借助水墨的墨韵、笔触,将之与现代构成理念融合,以基本的点、线、面及水墨浓淡、干湿的无穷变幻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而他的现代抽象水墨画的表现核心,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获得的客观真实世界。”这是一个当代人几十年真切的实践体验。自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运动,其根本是“气”。后来南齐的谢赫将艺术表现上的“气”阐发为“气韵生动”。傅新民几十年前便在福建山区服役,被原生态深深吸引的他,最为亲近的“朋友”便是千年树根。树根那环环相套的年轮,那细细密密的纹理,风袭雨浊累积的岁月痕迹让他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仿佛与山水,与草木血脉相连。画家个体的精神与宇宙浑然融为一体,切身体验到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家思想的精髓,他得以沉浸于水墨中尽情挥洒,用画笔填满了思考的空间,在“发天地之玄微”的近乎梦境似的感觉形式中同自然深度交谈,这才有了“超然象外”的境界,才能够让傅新民抛弃对自然的模拟,对生活的阐发,找寻到生活与自然的契合处,赋予形式以鲜活的生命。画面上那些抽象的形态,那些奇妙形态的流淌,并不是水墨的自然变化,而是他以一颗炽热的心绘出的五彩纷呈的世界。他的水墨画,是抽象精神的世界,是画家与天地自然精气神的交融汇合。而在雕塑上,他也是灌注了对自然的思考。比如作品《感悟No.8(星云)》,语言在内心面对这浩瀚的宇宙时,是匮乏的。只有向下与千年树根相傍相依,向上仰望星空,来求得内心和宇宙的沟通。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傅新民的作品唱的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一部实实在在,荡气回肠的正剧。当下艺术界敢唱正剧的人不多,会唱的更少。“我们这一代人该留下什么?”是傅新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仅仅在与艺术界朋友探讨问题时会提及,他平时自己思考问题、创作中也时常扪心自问,这已成了他把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投入到创作中的重要动力,支持着他彻夜不眠、挑灯夜战。强烈的责任感只是先决条件,对艺术表达方式的要求更高。

    傅新民的作品已在国际上成为一个个案,他的作品在深入公共空间、与大众的交流方面力度颇深,极具警示效果。在这消费欲望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人们在他的巨型雕塑前,感受到的,决不仅仅是震撼。联想到工业文明的发展,空气和水这两样生存的基本要素正在被无情蚕食。森林种植速度远远赶不上森林被砍伐的速度,全球范围内的森林面积都在急剧减少。而车辆的排气、燃煤的增加又导致了地球温度的上升。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大陆的干旱、瘟疫、海洋风暴也随之而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逐渐对无止尽开采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类施以惩戒。傅新民对此深感忧虑,他使用的千年枯木以垂死之姿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而自然之木与现代文明产物的奇妙融合,更是凸显了傅新民作为艺术家的前瞻性与壮阔情怀。人生存于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最终极根本的矛盾便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矛盾。在他的作品中,矛盾的综合体激烈碰撞,最后趋于平静、和谐。傅新民与时代同进退、共荣辱,深深忧虑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景的同时,也抱着和解的希望,以赤子之心、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着忧思与信心。

    在当代艺术风起云涌,各路神仙各显神通的大杂烩时代,傅新民精神上立足中国思想,以大型抽象雕塑介入当代人的公共领域,赋予作品对当下人精神、生活状态的思索,以大气象、大体量的作品撼动人心,以力挽狂澜之势警醒当代民众的心灵。他的作品,兼具了传统的中国性与时代的先锋性,气贯长虹,雕塑作品屡屡入选国内国际展览,现代水墨画作品应邀先后在美国波士顿、西班牙巴塞罗纳、荷兰祖特梅尔、日本崎玉越谷、瑞典马尔默、新加坡等地展出,在国际上有着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各国的热切关注和浓厚兴趣,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他在艺术上的执着,“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是树时代之先锋,为当代知识分子做出了典范。

    现当代艺术由传统艺术的死亡开始,在不断质疑传统,解构传统中开辟新秩序。现代艺术的精神,是永不停息地开拓新领域。有着“撞破南墙不回头”性格的傅新民选择了与时俱进,扛起了叩问心灵质问时代的重任。美术评论家奚静之曾评说他:“傅新民在人们理应休闲的时候,自己却背负着无数的命题和追求,艰难而痛苦地在高山边爬坡。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财力都花在艺术创作上,这种执着的精神使人感动,使人敬佩。”他多年来将绝大部分工资收入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创作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创作不仅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为了已经计划好的要完成十几件作品,他戒掉了抽了30多年的烟,并开始每天坚持游泳健身。而一旦有了创作灵感,他便进入了忘我境界,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是常事。也正是这种在艺术上的执拗和对时代的责任感让他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思想上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奋发向上、不断发问的精神让他以胸中最质朴至真的艺术语言和这个世界进行着对话,他的作品,不愧是视觉上“大片级”、精神上“大师级”的佳作。(杨诗雨)